
我家云/粒子云刷機omv系統,打造輕量化的NAS教程
我家云和粒子云是兩個不同的產品,不過二者的配置一樣,可以理解為粒子云是我家云的馬甲版本。如今,我家云和粒子云都被垃圾佬稱之為礦渣。挖礦是不可能再挖礦的,但是將它們刷成OMV系統,改造成輕量化的NAS還是挺有可玩性的。下面所有操作親測!包括外網IPV6訪問。…
我家云和粒子云是兩個不同的產品,不過二者的配置一樣,可以理解為粒子云是我家云的馬甲版本。如今,我家云和粒子云都被垃圾佬稱之為礦渣。挖礦是不可能再挖礦的,但是將它們刷成OMV系統,改造成輕量化的NAS還是挺有可玩性的。下面所有操作親測!包括外網IPV6訪問。
我家云/粒子云刷機教程(刷機時可不用接硬盤)
1、解壓DriverAssitant_v4.6,運行DriverInstall.exe安裝驅動。期間會彈出兩個提示窗口,都點安裝。提示驅動安裝成功后,即可關閉窗口;
2、解壓“Armbian_Mix_With_Navi_1213.7z”得到“Armbian_Mix_With_Navi_1213.img”(這是本人刷機時用到的OMV固件,如果是其他固件,文件名可能不同了),將固件復制到一個合適的文件夾備用;
3、解壓AndroidTool_Release,運行AndroidTool_Release中的“AndroidTool.exe”程序;點擊如下圖中的位置,選擇剛才解壓出來的固件:Armbian_Mix_With_Navi_1213.img;指定了固件后,先不要亂點其他按鈕;
4、將USB雙公頭線插入我家云設備的2.0接口,用回形針一直捅住復位鍵(reset),然后插上電源, 等待刷機工具顯示“發現一個MASKROM設備”后松開回形針。
下面幾張圖來自網上(因為我整理本文時,機器不在身邊)
注意:如果是初次刷機的用戶,軟件提示的是“發現一個LOADER設備”如下圖
此時點擊高級功能 ,點擊 進入Maskrom 按鈕,
待軟件顯示“發現一個MASKROM設備”后就可以回到 下載鏡像 頁面準備刷機了
5、將固件刷入機器。
再次確認一下你的固件有沒選錯,以及界面上是否顯示的“發現一個MASKROM設備”?如果確認沒錯,就可以點擊“執行”按鈕開始刷寫。刷寫過程右側會顯示“正在下載…..”的百分比進度;
6、刷寫完成后等一會兒,然后先拔掉USB雙公頭線,再拔掉電源線 ,最后插入網線和電源線開機即可。
到這里就完成了我家云/粒子云的刷機過程,如果是刷其他固件,基本就是換一下固件的問題,操作步驟都是一樣的。刷機是不是很簡單?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本人刷的的是Ride_Wind大神的”粒子云,我家云omv自用備份穩定性佳“的固件,該固件刷機后還需要安裝一下導航才會有本文首圖那樣效果(可選)。那如何安裝導航呢?
7、先登陸你的路由器管理頁面,在其中查找名為“Chainedbox”的機器(本人的機器是如此顯示,不確定其他固件是否如此),找到我家云機器的IP地址,比如我找到的是192.168.3.100。
8、用SSH軟件連接你的我家云設備(Xshell或Putty等都可以,下圖為Xshell),主機欄就填上你剛才的IP地址,端口默認22,用戶身份驗證那里,用戶名為root、密碼為1234,
9、第一次ssh登陸后,正常情況下會詢問你是否安裝導航,選“yes”,待它安裝完即可。
10、最后回到瀏覽器下,輸入http://192.168.3.100 (即我家云的IP地址)即可訪問,界面如本文首圖。
粒子云,我家云omv自用備份穩定性佳by Ride_Wind固件說明
Armbian+openmedia+entware(導航)采用5.4.2內核制作,完善了下圖標,增加了jellyfin,集成docker設置鏡像源為清華源。
5.4.2內核原生支持exfat,集成了FULLCONE NAT。固件文件名為Armbian_Mix_With_Navi_1213.img
用腳本循環測試休眠,雖然有reset,但是不會掉盤,也不會從sda掛載到sdb,sdc。
我家云,所有版本隨便用,粒子云建議使用4.4.174內核。5.3以上內核獲取不到IP。
密碼說明
ssh:root密碼1234
omv密碼admin openmediavault
aria2 沒密碼(配置文件路徑/opt/etc/aria2.conf)
transmission admin admin(配置文件路徑/opt/etc/transmission/settings.json)
qbbitorrent admin adminadmin
filebrowser admin admin(如果提示密碼錯誤同步系統時間)
mysql root 123456
easyexplorer 未配置
nextcloud已安裝 需要自己配置
seafile 已安裝需要自己配置
dzzoffice 已安裝需要自己配置
lychee相冊需要自己配置。
WordPress需要自己配置。
所有依賴mysql的建議先改密碼。
附:密碼修改說明
ssh密碼修改:
SSH登陸后輸入passwd 回車,按提示輸入新密碼即可(輸入密碼時不會顯示出來的)。
附錄:我家云/粒子云開啟ipv6支持,實現內網穿透by 恩山無線論壇pgou
一、前言
ipv6其實已經相當普及,只是我們還沒有感受到它的優勢!
之前用過群暉,發現ipv6實現內網穿透非常方便、穩定,而且手機4G和多數地區的寬帶上網默認已經支持ipv6!
沒有外網ip的環境下(很多運營商就是死活不給的),ipv6是最便捷的穿透方式,沒有帶寬損失,穩定高效。
要利用ipv6穿透,首先要你的網絡環境以及設備支持。先檢測自己的網絡環境是否已經支持ipv6,訪問這個地址http://test-ipv6.com/,如果能顯示ipv6地址,證明就是可以的啦~
如果顯示不支持,那么就要你的寬帶以及路由設置一下,寬帶如何開啟ipv6,可以查看光貓設置。
注:現在三大寬帶運營商都已經提供IPV6,如果你的網絡沒有IPV6,可能是你的光貓設置有問題。你需要取得光貓的超級密碼,進去后更改設置,最好光貓改橋接用路由器撥號。詳細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,
然后是路由器或lede、openwrt以及梅林的設置方式,這里也不贅述,善用搜索就會有答案。
部分資料可以參考這個教程 https://koolshare.cn/thread-165156-1-1.html
二、設置支持環境
這里以Ride_Wind大,帶Entware和omv的固件為例,其他固件都差不多的。
我測試的固件一般都默認支持ipv6,只要路由器開啟了對應的服務,默認就能獲取到地址
ssh下輸入以下命令,就能查看已經獲取的ip列表
ip addr show eth0 | grep inet | awk '{ print $2; }' | sed 's/\/.*$//'
如果看到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就是ipv6地址。
如果路由器設置無誤,還是獲取不到地址,可以查看armbian的設置,執行armbian-config,Network,Ipv6狀態是否為Enable,如果不是,設置為Enable
三、開啟Nginx支持
完成以上步驟,你可以在瀏覽器輸入http://[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你的ipv6地址]/,注意有[ ],你會發現無法打開,哈哈。。。。
我就是在這里卡住的,能ping通但是無法訪問。后來發現是Entware自帶的Nginx沒有開啟ipv6支持。
我編譯好了和原版配置相同,但支持ipv6的Nginx,請自行替換
鏈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65hnNZJM7v6hchqf0iT2dQ??? 提取碼:e7av
下載并替換 /opt/sbin/nginx,然后修改網站配置文件/opt/etc/nginx/vhost
以navi.conf為例,在 listen 80; 下面添加 listen [::]:80 ipv6only=on; 修改之后是這樣的
listen 80;
listen [::]:80 ipv6only=on;
重啟一下Nginx
sudo /opt/sbin/nginx -s reload
好了,現在打開http://[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你的ipv6地址]/ 就能看到導航菜單了!
剩下的網站配置文件修改都一樣,根據需要自行操作就好
特別說明:ipv6地址在瀏覽器打開的話,不能直接輸入,需要加[ ],例如 [IPV6地址]
如果需要訪問特定的端口,地址欄輸入 [IPV6地址]:端口 ,例如 [IPV6地址]:88
四、利用DNSPod實現動態域名解析DDNS (解析內網、外網或IPV6地址)
資料來源:https://blog.csdn.net/imkiimki/article/details/83794355? 稍作整理
不能外網訪問的NAS就是一個殘廢,所以我們還的搞定外網訪問。
通常,ipv6是動態的,還那么長,不但難看,還記不住,并且每隔一段時間會變化。所以我們需要給它綁定個域名,設置自動更新,豈不完美。
DDNS是什么
對于DHCP方式獲得的IP,無論對于局域網內來說,還是外網來說,都會有使得IP地址每隔一段時間變化一次,如果想要通過恒定不變的地址訪問主機,就需要動態域名解析。用一句話說明原理是:把動態變化的IP地址綁定到固定不變的域名上,這樣便是以不變應萬變,只要記住域名就可以了。
不差錢可以直接去花生殼購買動態域名服務,順便還能提供內網穿透的功能;
自己折騰可以使用DNSPod + 個人域名 + ArDNSPod腳本.? 如果是群暉可以用aliddns.sh。
利用DNSPod實現動態域名解析
1、在dnspod 中創建一條AAAA記錄(注意ipv6的話記錄類型是AAAA),主機記錄就是你的二級域名,比如到時我要用ipv6.xxx.com訪問家里的NAS,就填“ipv6”,記錄值,就隨意填一個ipv6地址,這個值不重要,因為到時這個值會自動更新。
2、然后在密匙管理頁面創建一個Token密匙,ID和Token務必用記事本記下來,待會要用,并且它只顯示一次,不記下來,待會就查不到了!
3、下載ArDNSPod增強版(可以選擇要解析的IP類型,包括外網,內網,IPv6)
注:ArDNSPod是利用DNSPod實現動態解析的項目,有興趣的可以查看github地址:ArDNSPod? https://github.com/anrip/ArDNSPod 或https://github.com/imki911/ArDNSPod
本站提供的是愛好者修改過的增強版,可以選擇要解析的IP類型,包括外網,內網,IPv6。
將之前得到的ID和token寫入dns.conf 文件, 并指定要綁定的子域名。
4、把修改好的dns.conf和ddnspod.sh(權限0755)兩個文件,上傳的你的設備同一個目錄。執行ddnspod.sh就能自動更新域名解析啦,建議設置為開機啟動以及放在計劃任務中每3小時執行一次,臨時ip有效期12個小時(至少我的lede是這樣),短于這個時間都可以。
5、到現在,你就可以用你綁定的域名,直接在外網訪問你家里的NAS了。
其實IPV6內網穿透的方式并不只適用于我家云,很多需要內網穿透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。
補充說明:如何確認你的nas真的可以外網訪問呢?很簡單,關掉你的手機wifi,在4G狀態下在手機瀏覽器里輸入http://test-ipv6.com/, 看看能否顯示出ipv6地址。如果沒有,那說明你的瀏覽器或者手機沒ipv6環境(本人測試UC手機瀏覽器就不行),騰訊瀏覽器和小米瀏覽器沒問題。
如果有ipv6地址,那么在手機瀏覽器輸入NAS域名,發現還是找不到網頁?難道是上面的教程或者操作有誤?
其實,出現這樣的情況,很多時候是路由器的ipv6防火墻把你擋在了外面,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關閉路由的ipv6防火墻進行測試,確認在關閉防火墻的情況下可以訪問。最后,開啟防火墻,并打開相應的端口即可(出于安全,不建議一直關閉防火墻)
其他說明:目前Ride_Wind的固件,對ipv6的支持有點小問題,導致有些導航上有的功能的地址識別不出來(比如控制臺),修改的辦法也很簡單
修改/opt/wwwroot/navi/index.php
把所有 <?php echo $IP;?>
都替換為 <?php echo $URL;?>